返回
顶部

全民垃圾分类时代,这些景区运营管理是这样干的

发布日期:2019-12-03 00:00:00浏览: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垃圾分类的实施,垃圾分类正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全民开始加入垃圾分类时代。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全民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但对于景区人流量大,垃圾数量多,景区运营管理该如何有效落实垃圾分类工作呢?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在各大景区是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
 
    长沙石燕湖景区运营管理:智能机器人教游客垃圾分类
    为更好普及垃圾分类常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长株潭三市雨花区的石燕湖景区引进了智能机器人入驻景区,指导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日前,智能机器人“优优”已经正式上岗,它不但可以回答有关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还能智能语音实时引导,游客扔垃圾前上前询问后,可以根据提示,把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
    今后,来景区旅游的游客再也不会有垃圾分类“傻傻分不清楚”的尴尬了。景区相关负责人说,机器人让垃圾分类在石燕湖景区有了“新玩法”,接下来,石燕湖景区还计划打造“废物展示景区”,将垃圾转化为资源,让景区变得更美。
    杭州西湖景区运营管理:发双色垃圾袋,设高颜值垃圾桶
    西湖景区市政市容管理中心也在积极探索景区垃圾分类新做法,如给市民游客发放双色垃圾袋,绿色装“餐厨垃圾”,黄色装“其他垃圾”;投放高颜值的垃圾桶,让游客对垃圾分类有兴趣、有意识;组织垃圾分类活动、游戏,分发宣传册。
    此外杭州西湖的梅家坞村委还组织了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及第三方服务项目,村民们排队领取了智能卡、可降解垃圾袋、一黄一绿家用垃圾分类桶等。每个降解垃圾袋上都印有二维码,实行一户一码实名制,如有居民投放错误,可根据二维码查询到具体家庭,实施追责。
    武汉新洲花朝河湾景区运营管理:用垃圾换虞美人种子
    武汉新洲花朝河景区除了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外,还举办了一些小活动,以获得更好的垃圾分类效果。
    “绿色环保垃圾袋放可回收垃圾,红色环保垃圾袋放不可回收垃圾。在新洲花朝河湾景区游客中心,文明旅游志愿者一边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递给游客,一边提醒他们在景区内不乱丢垃圾,并按照垃圾分类创造绿色环境。
    在景区里,两台观光车也变身“垃圾分类陆地龙舟”,巡游接送游客时收集垃圾,并发放垃圾分类与环保的宣传材料。游客上车时,只要上交两个装着垃圾的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就能换取一包虞美人种子。
    景区垃圾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当会影响旅游体验、损害景区形象、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但若处理得当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当下,各大景区都在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行动,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落实垃圾分类工作。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绿色发展,对于旅游业来讲,更是一件影响环境发展和质量发展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