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开平碉楼 捍卫太

发布日期:2012-02-20 16:10:22浏览:

九月金秋,艾肯弘扬团队到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进行考察。准确的说,我们是去欣赏碉楼的建筑艺术以及感受乡村宁静的气息。
    去之前,先了解碉楼,碉楼是什么,长什么样,为什么会出现......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明朝(1368 — 1644 年)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开平碉楼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造型】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特点】
    开平碉楼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它还突出的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同时,开平碉楼丰富多变的建筑风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群,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它极大的丰富了世界乡土建筑史的内容,改变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车行至开平国道上,便看到成群的碉楼伫立在广阔的田野里。令人叹为观止!
 
开平碉楼,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记载了多变的世态民情。
 
古今新旧
首先到达立园
      立园,约20万平方米,国家4A级景区,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历时十年,民国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
  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国华侨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堪称一流,也是中国目前发现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
 
题外话:小卖部的建筑显得极不和谐。
 
 
每条横廊都记载着谢家的一个故事,而每座碉楼都有数不清的故事。
 
雍容华贵的“泮文楼”
 
早年的西式餐具、生活娱乐用品
 
来到自立村
    自立村有“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之称,是开平现存碉楼最多最集中的村落。在这里,你会发现,村里荷塘、稻田,与雄伟的碉楼相映成趣,别有风情。
    中国领土上带有西洋特色的建筑,多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本身的审美情趣,倾注在碉楼的建设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成就了建筑历史上独特绝世的艺术文化。
 
沉静在历史的时空中,碉楼仿佛赋予人们百年前的记忆。
 
    村子没有开发,游客很少。没有嘈杂的旅行团,没有泛滥的小商品,只有狗儿在自家门前酣睡,公鸡在庭院闲庭信步,农妇在院子里乘凉,村子安静祥和,悠然过着以往的日子,没有什么惊扰她们的生活。
碉楼世代守护着安宁。
    从开平碉楼回来,我们收获了历史、绚丽与平静。